农村电商:亟须构建高效农村电商物流体系

——李建华,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副院长,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

本报记者 王晶晶

近日,国家邮政局、国家发改委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邮政服务农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设现代农产品冷链快递物流配送中心,推广冷链配送标准和服务规范。

事实上,由于基础薄弱、产业链长、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我国农村物流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广泛发展状态。此外,交通、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等部门缺乏协调机制,整合不合力,导致农村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不足,流通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产业分公司副院长、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李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新兴农村电子商务,迫切需要整合贸易物流快递资源,开展联合配送,在区域节点建设仓储物流中心,提高物流信息水平,发展智能物流,提高配送及时性,形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品种丰富、服务方便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

农村电商物流呈主体多元化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新特点是什么?

李建华:首先,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18年,中国快递包裹超过500亿大关,其中约70%是由电子商务产生的。总体而言,随着农村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网上购物和移动电子商务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和农产品网络零售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相应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其次,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展示阶段。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开展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项目、农村信息项目和互联网 农产品项目。随着国家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持续的政策红利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第三,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呈现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主体包括传统企业,如贸易物流、交通、邮政、供销合作等,以及快递、第三方物流等新兴企业。同时,他们与电子商务企业渗透整合,涌现出一批电子商务物流企业。

最后,农村电商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传统农村物流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不足,已经不适应农村电商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电商快速、即时的需求和配送,成为发展农村电商的短板和痛点。

迫切需要提高农村电商物流运营效率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仍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李建华:一是农村物流设施薄弱,运营效率低,农产品上行乏力。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稀少,农民生活分散;中西部地形崎岖,道路简单,交通设施差;农产品种类繁多,规模不统一,新鲜农产品容易损失和腐烂;物流需求和供应相对分散。上述原因导致农村物流缺乏系统、高效、及时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配送,吞噬了大部分农产品利润,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导致农产品上行困难。

第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成本高,没有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农村电子商务订单少、分散、利润低,无法形成规模。大多数快递企业不愿意布局农村物流配送,物流网点较少。农村快递物流的缺点导致大多数村民不得不承担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成本,让农民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也不利用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

三是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水平薄弱,专业人才稀缺。大多数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水平低,各有系统。大多数快递的分拣、记录和配送线路都是手动完成的,效率慢,及时性无法保证。物流快递企业配送单少,利润薄,员工收入低,工作强度高,导致愿意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人少,专业人才稀缺,差距大,物流人才素质高。

第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资金不足,规模不足。大多数从事农村物流的主体属于夫妻店、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规模较小。许多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企业都是抵押贷款汽车和住房,融资困难使农村物流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五,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整合成本高,难度大。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同质化竞争严重。在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快递物流公司聚集,电子商务欠发达地区,物流公司没有时间考虑。

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智慧物流的新模式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健康发展?

李建华: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它。首先,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探索当地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必须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遵循习俗,因为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必须对当地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物流快递覆盖率、成本、及时性、冷链物流、区域节点等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区域物流规划,选择物流节点和线路,在重点生产营销领域建库,找到合适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同时,做好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促进流通标准化、包装标准化、绿色回收利用。

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发展联合配送,实现规模化。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早期促进农村电力物流发展的主要作用,通过政策支持、资本补贴、贷款折扣、指导和鼓励贸易流通企业、物流快递企业联盟、合作、资源整合共享、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发展联合配送,改善分散、薄弱、小的局面。如果通过优化和整合供需两侧的资源,统一快递公司分散的快递和包裹,可以提高利润率,避免资源浪费,有效降低成本,对农村物流的发展具有绝对重要意义。

第三,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发展智能物流。首先,建立县农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完善农村物流信息点的服务功能。第三,在智能物流的发展中,可以促进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步促进货物交易、验收、运输、仓储、配送监控和跟踪,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尽快向消费者配送货物,最终实现工业产品、农产品双向信息物流,实现农村智能物流。

第四,培养物流专业人员和信息人员。物流信息人才培训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专业人才短缺是制约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和障碍。地方政府必须培养、培训和支持企业引进专业物流信息人才,提高当地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应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形式,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信息人员,及时收集农村供需信息,实现信息的互动和共享。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