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点:用商业模式做公益

以下是中国慈善家杂志对长江商学院教授朱瑞的采访,他利用创新的商业模式进行社会福利。公共福利不仅采用免费、捐赠等方式,还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项目受益,使慈善福利持续很长时间。让企业家不仅实现公共福利,而且获得商业利益。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如何看待它们的问题。

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中国慈善家:你是商学院的教授,在研究商业和公益的同时。你对如何做公益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朱瑞:来到长江商学院后,我发现读书EMBA学生的学生都是非常成功的人,他们都希望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但我也观察到,大多数人的公益事业都是初级的。事实上,他们可以用一些更聪明的方法来做公益事业。

在中国,公共福利需要有一个突破,那就是如何利用商业模式进行公共福利。当人们谈论公共福利和慈善事业时,他们认为这很简单;当谈到商业时,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利润。商业之所以能持续下去,是因为企业有利润,只有利润才能持续下去。同样,在公益组织中,如果投资后的产出不足以支持可持续性,那么捐款就不会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浪费。我们应该倡导的理念是如何将有限的公共福利资源投入到收入最大的项目中,以帮助未来可能独立的人。因为有这么多的钱,但有无数的人需要帮助,不能捐赠给任何穷人,这是不明智的。明智的做法是,既有爱,又有理性的大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衡量每个项目,找到投入产出比最大的项目,实现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好处是最高的,捐赠者会看到更高的好处,愿意实现持续的捐赠。因此,愿意使用商业模式实现公共福利。

当然,有些项目以后回报不多,要做还是要做,这更多的是政府行为。

中国慈善家:用户体验才是王道,这是商业创新的规律。但在公益领域,与这一规律相去甚远。怎么做?

朱睿:现在热门的互联网思维是用户体验第一。但是在公益领域,人们并没有关注受助者。

许多慈善捐赠和项目更符合捐赠者的心理,并没有真正考虑受助者的心理感受。慈善事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受助者的感受。受助者的参与决定了他们是否能独立。

我一直很佩服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先生,他有一公益的最终目的必须是让受助者独立,最终不再需要帮助;如果公共福利最终不能让受助者独立,这种慈善是有害的。

中国慈善家:商学院注重案例研究。在这方面,是否有典型的案例共享?

朱睿:联合利华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做公益。

在印度,痢疾是一种普遍的疾病。其实痢疾很容易预防,只要用肥皂洗手就可以。但印度人没有意识到肥皂的重要性,尤其是偏远的山村。联合利华在全球销售肥皂等清洁用品,他们想把肥皂卖到印度的山村,但是怎么卖?直接宣传,还是赠送肥皂?联合利华没有这么做。

他们与当地 合作** 机构在偏远的山村找到了几十位会唱会跳舞的家庭主妇,引导他们去 ** 机构贷款,购买联合利华肥皂,然后在各个村庄出售肥皂,可以提高7%的价格。这些女人找亲戚朋友,晚上在舞台上唱歌跳舞,用印度的方式宣传肥皂,吸引很多当地人购买。

这种方法不仅普及了肥皂的作用,使当地人能够预防痢疾,而且使当地妇女能够获得收入,** 机构也获利。

事实上,联合利华完全有能力免费分发肥皂,不关心成本,但也许这是最无效的方法。他们采用了成本最低的方法,但效果很好。这是利用商业模式进行公益事业。

此外,我还可以分享长江商学院最近的一个公益案例。在参加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的过程中,长江在甘肃省瓜州发现了许多新的 ** 在绝对贫困中,他们运用商学院的公益理念,发起了长江公益善果 枸杞项目。

本项目以公平贸易价格收购瓜州银河长江新村优质枸杞,帮助打造枸杞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帮助贫困农民继续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最终实现自主扶贫。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引入了长江校友、地方政府和农民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和创新模式。农民不仅是项目的受益者,也是项目的参与者。在帮助农民销售枸杞的同时,我们希望帮助农民创造机会,教他们钓鱼,促进当地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数字货币化的方式,

衡量社会效益

中国慈善家:现在公益慈善行业也意识到通过商业手段实现公益的目的,但以投资回报率为核心的商业评能否广泛应用于公益领域?

朱瑞:现在一些公益机构已经开始通过数字货币化来衡量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罗宾汉基金会(RobinHood Foundation)。该基金会是纽约最大的公益机构,致力于与贫困作斗争。在罗宾汉资助的住房项目中,92%的受助人再也没有回到过去的庇护所。罗宾汉资助的教育项目将高中毕业的概率提高75%。罗宾汉的职场培训项目是其他机构的两倍。与其他城市的项目相比,参与罗宾汉项目的人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工作保留率。罗宾汉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主要资助人大多来自对冲基金和金融机构。董事会引进了经济学家迈克尔,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温斯坦(Michael Weinstein)作为基金会的首席项目官。迈克尔开发了一套独特的项目评估方法:绝对货币化(Relentless Monetization,简称RM)。

罗宾汉基金会的评估方法RM,也就是说,我们找到了一个类似于投资回报率的指标,即公益回报率与投资成本之比。这种测量公益效果的方法使不同公益项目之间的比较不仅可行,而且清晰可见。RM核心思想是货币化无与伦比的公益回报。这种方法最独特的贡献是将货币价值赋予公益效果,从而将公益效果的评价转化为货币价值的比较。每年约有5%~10%的公益机构在第二年无法获得罗宾汉基金会的资助。这并不是因为这些机构所做的并不重要或伟大,也不是说他们没有足够的爱,而是因为这些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在许多人看来,这种做法与慈善事业的本质背道而驰,而且非常残酷。但对于捐赠者来说,这是最有效的公益事业、最公平的做法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选择。

中国慈善家:具体到一个项目,RM如何考核?

朱瑞:例如,如果你在一所中学投资4万美元,你可以根据文献和历史记录进行统计,也就是说,在增加投资4万美元后,你可以提高多少毕业率,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可以带来多少价值。价值评估是计算一个有高中学位的人可以比没有高中学位的人赚更多的钱,然后将预期价值转换为终身收入比较,以及文献比较学位是否相对较高,寿命是否更长。这些都可以计算出来。然后,除以投资成本外,还可以计算这些预期收入的总和(ROI)。不同的项目可以计算出不同的项目ROI,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哪个项目的投资回报更大,资金应该投资更多。

近期社会企业的利润可能是

长期以来,社会效益可能成为经济效益

中国慈善家:您已经将特许经营权、免费增值、平台、众筹、奖励机制和创建新的生态系统引入了商业创新模式。是否有值得分享的案例来解决商业创新模式中的社会问题?

朱睿:空中食宿网(Air Bed and Breakfast,简称Airbnb)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创新案例。它的创始人大学毕业后去了硅谷,想创业,但一开始很困难,租金负担不起,每个月都在考虑如何支付租金。它碰巧在硅谷开了一个美国IT在年会上,当地的酒店很快就满了。有些人租不到酒店,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硅谷的酒店很贵。当时,他和同一个房间的人在房间里搭了三张气垫床,贴了一则广告——他可以花几十美元在这里住一晚,并提供免费早餐。三张气垫床很快就出租了。

他认为很多人有闲置的资源,闲置的房子,有些人旅行可能不想住在酒店,所以你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嫁接这两个资源,所以Airbnb应运而生。

该平台每天晚上为30万客人服务。每两秒钟一个人入住一家酒店,房屋数量每增加1%。同一市场的酒店业应收账款将遭受痛苦0.5%的打击。这是对酒店业的颠覆性创新。同时,它是美国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目前估值为100亿美元。它代表共享经济,然后从UBER、医用车在中国很容易驾驶。将闲置资源和需求联系起来,不仅可以通过创新解决社会问题,还可以有商机。做公益不一定没有回报。

中国慈善家:以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Airbnb很像社会企业。

朱睿:是的。

中国慈善家:这也是一种快速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

朱瑞:是的。公共福利这个词取决于你如何解释它。利润在社会企业中有不同的含义。在不久的将来,它可能是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它可能会成为经济效益。例如,春雨医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解决了去大医院排队的问题。小病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解决。在我看来,这是缓解社会问题的好方法。

中国慈善家:在此之前,你曾写过摩擦和不透明催生商业创新,特别是摩擦和不透明带来了互联网商机。在公益慈善领域,是否也存在摩擦和不透明?颠覆性的公益创新是什么?

朱瑞:从不透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真爱梦公益基金会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慈善基金名单?因为他们使用裸报来赢得信任。

创业就是发现问题和摩擦。如果能解决,一定有市场。公益也是如此。发现摩擦的地方有公益市场。比如农民工去北京工作,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不了。如果他们能为他们建立一所学校,那将是一个很好的公益事业。因为这是为了减轻痛点,克服摩擦。每当你看到每个人皱眉,都值得注意。

全球最大的NGO—全球联合之路( United Way )来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但从未在中国实施过任何项目。它在中国实施的第一个项目是与上海慈善基金会合作的萌芽计划。他们的做法是,首先,利用政府资源,第二,利用企业资源,第三,利用受助者的动力。在上海,有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看守幼儿园。经过联合之路调查,发现这些幼儿园的硬件和软件较差,这是农民工的痛点。联合之路决定改善农民工的学前教育环境和内容,解决农民工的担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找到了一些当地的成员,包括英特尔,将这些项目分配给每个企业,每个企业负责一个看守幼儿园。这些企业在幼儿园做什么,如何提高效果,都由他们自己决定,但联合之路将定期进行评估。

中国慈善家:近年来,一些商界成功人士转向了公益行业。你觉得他们对公益行业的创新价值如何?

朱瑞:我认为这是一个总体趋势。许多企业家想做公益事业,并努力让我担任顾问或指导。这是总体趋势的原因有几个。

许多人很快就达到了经济自由的阶段,他们会在精神上寻求更大的满足。帮助别人被需要是一种很大的满足感。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慈善是做不好的,但这是一个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做高水平公益的机会。

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硬实力增强,但软实力相差甚远。促进公共福利比言更好。更多的人愿意做公益事业,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作为商学院,我们可以从更高的角度去做,用智慧去寻找最有效的项目,影响周围的人,用公益来提高全民素质。这也是长江商学院为学生开设公益课程和长江公益奖的初衷。

公益品牌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中国慈善家:你对品牌也有相当大的研究。公益机构越来越多,竞争不可避免,品牌的重要性可能会得到突出。如何建立公益机构的品牌?

朱瑞:是的,公益机构的品牌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非常受欢迎。巴菲特把钱捐给了它。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品牌。它的品牌代表什么?这意味着使用商业模式进行公共福利。这是一种持续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在商业领域,当我们提到一个品牌时,我们可以想到相应的事情,比如沃尔沃,我们可以想到安全。在公益领域也是如此。公益机构在建立品牌时,必须让他人在听到品牌时想到相应的东西,这是有价值的。例如,对于长江商学院的公益事业,我们希望您能想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品牌是公益机构清楚地知道定位在哪里。这需要一系列的宣传。例如,真爱梦公益基金会让人们想到的是培养青少年的素质。真爱梦的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很清楚。

任何一个基金会、公益机构的品牌建设,跟商业机构的品牌建设是没有区别的。

中国慈善家:在中国,品牌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够的重视。如何向商业机构学习做品牌?

朱睿:大家慢慢开始重视,只不过品牌的建设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商业领域,企业的品牌建设往往跟不上企业的快速发展,因为大部分企业想融资,迅速拿到资金,这不是建品牌的方法。建品牌要向日本学习,就是要持续、有毅力地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例如日本人做寿司、做面馆、做手工艺。我前几天去日本,在地铁站旁边的一个面馆就是百年面馆,建筑并不新,但是里面干干净净,做面的态度很严谨,一套程序很有仪式感。

在我看来,品牌需要有情怀在里面,大家听起来可能认为是笑话,但是的确需要一些理想,尤其是公益慈善的品牌。因为有了情怀和理想,就可以持续地做好,可以打动人。

在品牌传播上,需要通过有效的讲故事的方式,把理念传播出去。很多公益机构在努力做事,但是传播的影响力不够,不会讲故事,品牌就无法传播出去。长江商学院的公益,我们的品牌定位就是“成为中国公益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者和实践者”,我们也需要把关于这个品牌的好的故事讲出来。

长江商学院的公益项目结合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因此,可以让项目、公益持续永久。

(2015-12-9,来自凤凰)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