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推“多等5分钟”引争议:是矛盾转嫁,还是该责任共担?

文 | AI财经社 姜益

编 | 孙静

本文由《财经世界》周刊账号AI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财经社原创产品。违者必究。

外卖骑手被系统困住的话题在全网引起热议,美团和饿了么这两个外卖平台的回应备受关注。

9月9日凌晨,饿了么率先出招,发帖称将尽快发布新功能,结算付款时增加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按钮,并表示将为历史信用好、服务好的骑手提供鼓励机制。即使个别订单加班,骑手也不必承担责任。

美团尚未公开发布文件。据《中国商业新闻》报道,美团表示暂时不回应此事,下周将举行小规模外卖业务沟通会议。

舆论对多等5分钟的功能有不同的评价。一些网民表示,他们愿意等待更多的时间,希望外卖骑手不要太匆忙。驾驶安全是最重要的。然而,有些人认为,该功能治愈症状而不是根本原因。在系统发送订单和交付时间限制的压力下,额外的时间不会使骑手的交付时间更充裕,也不能从根本上降低骑手面临的安全风险。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骑手可能会先发送其他订单和再接收订单。

一些网民质疑等待5分钟将责任转移给消费者——希望尽快得到外卖是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外卖平台应尽可能平衡订单量、订单时间、安全因素,如优化配送路线、取消骑手不合理评价、用户通过额外支付优先配送等。

多等5分钟功能尚未启动,但从其争议可以看出,在外卖系统中实现责任共担并不容易。

对于平台来说,外卖场景非常复杂,比如办公楼不允许外卖进入等意外。一些声称做过外卖分销的产品人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份文件,称许多场景问题很难解决,需要大量的研究、分析和实践来优化。

外界也质疑,经历过数轮补贴大战的外卖双巨头,未必有意愿和动力从底层产品逻辑上做根本性调整,说到底平台追求的是效率。从整个外卖系统来说,用户对于送达时效的追求、平台对于用户量的追求、外卖骑手对更多订单的追求同时存在,市场调节使得整个体系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局。

在这个涉及多方的系统中,多等5分钟的道德呼吁不是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作为骑手和消费者的联系点,外卖平台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如果产品人员能够与平台整体收入建立定量关系,公司决策者可能会更加关注外卖人员的利益。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