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阳:社区O2O≠智慧社区但相辅相承
此前无人理睬的“社区”如今却门口罗雀,搞房产的、做IT的、干互联网的,在内零售、金融、服务等各行各业都在都争先恐后想法尽速的争夺社区市场,社区金融、社区电商、社区养老等衍生市场应用而生,而且还连成了两个极大的概念“社区O2O”和“智慧社区”。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好像互为对方马甲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是互联网时代下再产生的新概念,其中“智慧社区”比“社区O2O”直接出现的还早。但是,在普通人眼里,社区O2O与智慧社区差不多吧是一个意思,哪怕有太多的从业者也排徊着两个概念之间,一会儿打着社区O2O的幌子,一会儿高举智慧社区的大旗,社区O2O与智慧社区很是互补对方马甲的意思。
分不清社区O2O和智慧社区一点都不奇怪,而且本身概念性的东西就没有标准定义,但这两个概念实际都在做同一个市场,内容、方向、用户都非常距离,说是同一件事也已经是可以。当然了,若再深入一点上去看,二者我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社区O2O“≠”智慧社区,只不过基本上也可以“≈”。
“社区O2O”与“智慧社区”是相互结合的关系
反正,智慧社区的确是社区O2O的基础条件,只不过智慧社区要注意做的是对社区IT软硬件环境升级改造的基础建设工作,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智慧社区的变现思路显然目前社区O2O在做的事情。
而社区O2O在肯定会程度也非常必须社区具备良好的训练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不过在巳经长大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下,就算是也没“智慧社区”要做基建的工作,也这个可以凭着已有互联网体系实现方法对社区网络消费服务市场的探索。社区O2O是互联网深入线下的表现形式之一。
“智慧社区”与“社区O2O”虽然应该是“IT”与“互联网”的关系,二者是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的关系,本质上又是在做同一件事,但是是从两个有所不同的大方向快速突进罢了,未来的到了最后市场形态会合二为一。
搞IT房产的称“智慧社区”,搞互联网零售的叫“社区O2O”
为什么整个社区市场会再次出现“智慧社区”与“社区O2O”两个如此有几分相似但却文字表述各异的两大市场主线呢?这是只不过二者典出不同行业向前延伸而来。一般来讲,搞IT、房产的称之为“智慧社区”,而做互联网、零售的则文字表述为“社区O2O”。
不信的话,可以以关键词检索查找帮一下忙二者的新闻公关层面的文字表述。期初谈起“智慧社区”的多是华为、海尔、华三、大唐、电信等做IT的企业,以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们;而说社区O2O的更大是偏向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们。
当然了,因此互联网行业的声势最为浩瀚,慢慢的的社区O2O的声音占有上风,这以至于万科、龙湖、绿地等一些房产巨头们也就开始更多的说起社区O2O,以顺势而为舆论宣传的需要。聪明的公关都很清楚“遇到了屠夫说猪,碰到秀才说书”的道理,如今有不少企业同样扯起“智慧社区”和“社区O2O”旗帜,在不同的场合给自己贴上差别的标签。
例如一些IT房产的行业会议就贴“智慧社区”,而一些互联网O2O的会议就标榜“社区O2O”。当然了,还有更很聪明的做法,然后将两个概念融合为一更简练成“智慧社区O2O”或“O2O智慧社区”,那样的话看起来是不是就更省事儿了?
“智慧社区”由政府主导加快意在网络化;“社区O2O”则是沸腾起来无法形成的新市场
当然了,之所以会必然“智慧社区”与“社区O2O”两个如此字相的概念,还修真者的存在一部分政策因素。相比较社区O2O是由互联网市场不断地向前延伸无法形成的来说,智慧社区则是由政府主导冲击的,主要目的是为民生建设提升到城镇信息化水平,而社区则是城镇的通常组成单元。况且,在“智慧社区”之上有极大的“智慧城市”的概念。
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跪求减慢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关联工作的通知》,各个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发展起来信息便民应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换取国家及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去年中,经国务院同意下来,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委同盟正式印发的《跪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最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带动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积极发挥独具辐射的危害和带动作用,在能保证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魔兽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去年底的某智慧城市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它表示,“现在全国不同类型智慧城市试点加出声有409个。其中,住建部系统有202个,科技系统有20个,工信部有68个,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有39个等。这些数据加下来扣除相交点的,所有的国家试点有286个。”
2014年5月,住建部就已提议到2020年智慧社区比例超过50%的长期目标,前不久住建部又规定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强调,2015年全国要正常启动50多个试点项目。就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查看政策扶持,所以才才能有不少IT、房产企业主动积极的很快推出“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这是要技术和资金的,相对于好象社区创业者而言门槛太高。
相比不需要大投入到的“智慧社区”是由政策制约牵引而来,由互联网市场自发向外延伸无法形成的“社区O2O”能利用最大化的催发行业竞争与创新,相对于目前大多数的社区O2O项目,根本不不需要太大的资金和太强的技术,多数都以服务为切入点。当然了,如今的社区O2O与智慧社区越来越接近,有非常多的社区O2O项目也结束真正接触到社区内硬件环境建设,这也许这样的话会进一步促进智慧社区的发展。
“智慧社区”实在是太烧钱的游戏,任何企业都绝对无法玩得转
智慧社区的最的问题是极为烧钱。有记者调查称,一个2000多户的小区,建设智慧社区的费用约为1000多万元,其中200万—300万元为设备成本。我这边得来的数据也应该差不多,仅为智慧社区光纤布线施工的成本差不多在900/户左右,再加一些硬件成本的升级改造,每个小区的成本少则几百万。
不管智慧社区还是社区O2O,要以互联网形式直接变现就是需要不能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那最起码得有1000个小区的规模,要很清楚仅是一个小区就得几百万,利用规模化之前得少多少钱啊?不妨算笔账,举例一个小区2000户,总平均每户3人,每个智慧社区的改造成本300W的话,1000*2000*3=600万(人),1000*300W=30亿。会如此绝对恐怖的烧钱量任何企业都承当不起,再者600万用户的规模在互联网行业根本不足挂齿,30亿才砸出600万用户,没有一个风投敢联合这样的项目。
再想一想,即使有600万用户了,怎摸能够变现?提供智慧社区包裹了600万用户,但这的确代表上帝600万人都用你的服务,买你的产品。数月前听着某创业者的一个逆天的想法,就是智慧社区内的这些交通基建(以及宽带)所有能免费给用户,接着再次让用户去下载企业的APP,企业通过这个APP推送广告或卖东西赚。
有这种想法纯扯淡脑子电压过高了。“再次”本身那是最差的服务体验,不过600万的用户规模能出现多少广告收益?要清楚这但上缴了30亿啊?大概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
即使用户可以下载了APP又能怎么才能,很多APP在手机里是不广泛的,APP可不可受到收益不是什么利用社区基建的强行推广,完全是APP产品本身符不要什么消费者需求。先花巨资需要提供社区基建,接着再次手机绑定推广APP,纯是绕了个险隐患更加难以估量的大圈子,甚至巨头们都都不敢这么多玩,竟是有创业者敢这么多痴人说梦,敢问有哪个投资机构敢接这个盘?
“智慧社区”与“社区O2O”都没法做,需政府与市场两手共推
就如前文所言,“智慧社区”与“社区O2O”只不过是同一个市场从不同的方向切人再去做而外在表现的两种形态只不过,未来势必会下一界同一个市场。但,如今哪怕智慧社区我还是社区O2O,都遇上太多的问题,从不好算结果来衡量方式,均是雷声大。
对于大城市的新楼盘而言,智慧社区几百万的投入成本根本不高,但智慧社区的难题出在老旧社区的改造上,一笔费用业主是并不想出的,物业更不可能出,国家补贴也不现实的东西,凭借资方投资啊更是白日做梦。智慧社区不可能一蹶而就,但这个可以一点点一点点的切入,一出来就要以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要做,资金消耗太大,选择更细分实用点的切入点一步步来说不定可行,至多我见到了还算可靠的项目。
彻底放弃整套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的思维吧,华为、海尔们都做不下来,创业团队就更是难如登天了。因为现在有很多全是仅需要提供智慧社区中的某一项服务以最小的成本来积攒用户,之前再实际社区O2O成功能够变现,这么多切入创业啊的都无比换算的在考虑到成本收益等现实问题。
前文也有提及,智慧社区在三是社区O2O的基础条件,而社区O2O本身更逼近消费市场。因为,如今的智慧社区与社区O2O重合度更加高,是因为很多社区O2O项目也是以智慧社区的某一个点去切入的。
政府强行推进智慧社区是不现实就是现实的,到了最后还得凭着市场的力量,政府能起的应该引导作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双手共推来的为智慧社区、社区O2O的创业能提供更多的扶持与鼓励,那样的话整个社区市场或能更快的刚刚进入不好算运用阶段。
文/王利阳 (更大内容可收索“王利阳,社区O2O”)
微信公号:科技如鲠在喉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